之前分析过网站排名下降的原因,再加上百度对内容的算法要求越来越高,我觉得如果不关注内容,只关注外链,就有点偏颇了。网站建设必须以内容为核心,再谈外链或许更有意义。通过笔者在优化和推广过程中的体会,以及对一些门户网站的实践的了解,我认为有必要在建设过程中对心理咨询企业网站的内容进行一些规划,使网站内容更好地服务于用户和用户,而搜索引擎也能给网站更好的评价。
为了使内容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就必须把握用户的潜在需求,分析用户需求的特点,使内容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心理咨询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很多关注或浏览网站的人不必马上去咨询室解决问题。他们需要一个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对网站内容的理解,也是对心理咨询师的理解。只有当他们觉得各方面都可以放心的时候,才能到诊室进行面对面的会诊。毕竟,互联网上有很多网站信息。仅仅通过网站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分辨好坏的。所以。在内容组织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用户的这些潜在需求,让用户信任站内的内容,相关内容能够真正帮助他们,那么用户的后续咨询基本上可以通过一个电话解决。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下心理咨询网站内容建设的一些要点,仅供参考。
一般来说,这一部分反映了企业的一些内部和外部活动,包括受邀心理讲座,是面对企业和校园的邀请而进行的;企业内部活动包括心理成长小组活动、内部培训,员工组织的娱乐活动,国外同类型企业之间的一些交流学习活动。由于这些内容是不定期进行的,一般应该体现一些企业文化或者一些良好的氛围,让用户感受到一个温暖健康的企业环境,这样可以大大缩短用户与企业之间的距离感,让企业在用户心中有更好的形象。这部分内容一定要有插图,语言生动,不要太死板,让用户看起来很舒服。
一个心理咨询网站,没有一些具体的案例总结,似乎无法说服用户。定期增加一些典型案例分析,一方面可以增加用户了解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在这些具体方面的权威性。毕竟,不是每个企业都有知识,只有少数企业是优秀的。因此,必须证明这些优势。办法是公布不同类型但非常典型的案例。比如一些企业擅长青少年心理咨询,可以定期发布一些厌学、注意力不集中、网瘾的案例。这样,很多人会先把自己的情况与哪些相似的情况进行比较,看能否先引导自己的孩子。当然,如果孩子不配合,可以先向辅导员求助。一个好的咨询案例,不仅可以获得用户的信任,提高网站的转化率,而且可以区别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心理问题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表现,同样的症状在不同的人身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即使是相似的,由于各种环境因素也会有所不同。专题文章只需对相似的文章进行分类,不仅可以丰富内容,而且可以让用户更全面地理解。如果这样的摘要主题页面设计得很好,用户体验通常非常高。如果内容也精彩,会让用户在网站上停留很长时间。比如每年的寒暑假可以增加和凸显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助于集中时间解决问题,大大增加家长和学生的咨询机会。除了主题页面,还有非常重要的专栏页面。因为企业心理咨询网站一般有很多咨询师,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他们都会有自己独立的页面。目前,心理咨询师的页面信息非常单一,即一些个人介绍、照片等。在导言中,我们会注意到辅导员的技能很好。实际上,每个辅导员的页面都可以设计成一个专栏页面。除了相关信息外,还可以添加一些辅导员发表的文章和辅导员参与的心理活动。这样,用户就可以更多地了解辅导员的专业知识。毕竟,求助者需要与辅导员沟通。主题页面和专栏页面可以更好地聚合站内信息,从而使内容的展示更有利于用户,提高可用性和体验性。
社会热点事件一直是很多人比较关注的话题,而这些话题无论是与社会有关还是与事实有关,其焦点都离不开人,也能最直接地反映人们的心理表现。如果辅导员能够把握这些热点事件,进行深入的心理分析,不仅可以增加对网站内容的有效阅读,还可以使辅导员的观点和网站更加暴露,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当然,这部分内容需要注意主题、地域和时段,尽量注意那些接近我们业务范围的,尽量注意本地;发布的时段不要太频繁,毕竟一周或者一个月,该网站的主要业务是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网站不仅要帮助求助者,更要关心社会和社会事件,增强企业的责任感,做大企业形象。
以上都是基于深度用户需求分析和社会动态的内容构建,这是不够的。因为它不能调动用户的积极性,一个好的网站必须有积极的互动。因此,我们也可以增加用户参与的入口,比如在文章中添加评论,在站内增加留言板或问答平台,让用户在线留言,积极回复;如果企业网站想做大发展,完全可以建立自己的论坛,这样用户的参与度会更高,而且用户和用户也可以简单的交流。让用户创造内容,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内容建设策略。
最后,笔者还提出了一个设想:目前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和参加培训并获得认证的辅导员都需要一个实习和实践的平台。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在网站上写文章的机会,鼓励他们在网站上发表学习经验或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曝光率,让用户更多地了解,有机会成为企业的后备人才。这是获取内容的好方法。你不妨想一想,试一试。